最近欣喜和焦虑共同充斥着内心,一方面看到智能时代呼啸而来,原来需要几个研究员,下挂几个实习生的投研工作,突然用ai可以更快速,更高效的解决了。以前还怀疑研究员和实习生到底有没有努力干活儿,到底有没有熬夜肝报告,给出的索引为什么经不起推敲,开会就不知所云,问问题就答不上来。这下有了ai的帮助,他看网页,搜内容,整理文字,后面根据文字连续问答,效率高的不是一星半点;更重要的是,不用怀疑了,ai肯定是老老实实干活的,问题只是在于智商够不够,而不在于有没有去努力工作了。我预判,研究的初级工作,已经被替代了,注意是已经,不是将要。

那么,如何应对呢,自诩为资深投研人员就可以幸免被淘汰吗?就目前来看,提出问题,看待问题的视角,犄角旮旯的小众企业,偏内幕与谣言之间的不可靠信息,目前还是人们可以占优的领域。我们第一步有且仅有的应对方式,就是快速使用工具(当前来看ai还是工具,保不齐下半年是什么呢),重新搭建自己的知识库,投研工作流,当前是小型投资工作室的优势阶段。ai给了大家一个机会,可以以一当十,以一当百,来完成原本无法胜任的投研工作。

但使用工具,或者仅仅把ai当作工具,是对这个变革时代的误判。接下来,有志于在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,需要训练自己的agent了,这是必经之路。而展望不远的未来,ai将是投资辅助决策的最主要工具,之后是ai做决策,人做审核和执行。

不过,趋势也好,变革也罢,最终还是要成绩说话,拿出好的投资收益先。杂耍和实战永远是两个不同的世界。

AI时代我们怎么做投研